农企为何加码农服业务

发布时间:2024-11-10 02:52:19 来源: sp20241110

  农业农村部日前公布了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名单,多家农业服务企业名列其中。从名称上分析,有的是农业科技公司,有的是农资企业,有的直接就是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进入农业服务领域。北大荒集团把农业社会化服务视为“二次创业”,在全国组建了23个区域农业服务中心,自主开发一站式数字农服平台。中化农业打造MAP模式,通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和示范农场,为客户提供全程种植解决方案。

  除了大型农业企业,为数众多的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等各类涉农企业乃至互联网平台等工商企业也在依托原有的技术、装备、渠道、信息化优势,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等方式,向农业服务业拓展。这些企业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覆盖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线上线下对接等综合农事服务,主打技物结合、技服结合。

  为什么开辟农业服务新赛道?

  有市场需求。在许多国家,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人数超过了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在我国,农业服务业是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专家预测,“十四五”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增加值将超过5万亿元。以农资企业布局农业服务为例,通过发展植保、种子、肥料等领域的服务,不仅可以获取相应的收入,还可以快速触及下游各类农户,在提供农业服务的同时售卖相关产品。

  有政策推动。2017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鼓励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眼下,不少地方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作业量补助、公共平台建设等方式对服务主体进行相应扶持。这对此前有意入局但有所担心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定心丸。

  有产业基础。服务环节是农业产业链增值的核心环节,但传统农户或家庭农场等大多不具备条件,而农业企业具有资本、技术、信息等优势,是提供该类服务的有效主体。从本质上讲,农业服务是分工分业的必由之路,其基础逻辑在于让专业的企业干专业的事情。

  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农服领域,寻求差异化竞争成为必然。着眼市场,有关企业应逐步从提供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环节及配套服务延伸,不断提升覆盖率。与服务相关者加强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在更大范围开展模式推广、市场拓展。此外,数字化农服已成为新趋势,有条件的企业不妨尝试,通过软件硬件结合的方式,以硬件的优势吸引客户,以软件的优势锁定客户。

  乔金亮

  (经济日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