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4:28:39 来源: sp20241115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在城在乡,明德知耻;茕弱即帮,无论熟荒……”在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镇浮渡村民居墙上,记者看到这样一份《浮渡民约》。
浮渡村党委书记胡月明告诉记者:“正是这份《浮渡民约》,让村民们同意‘零补偿’让出土地修建潘浮路。”
潘浮路是浮山中学通往枞阳县城的必经之路,全长约8000米,原路面宽度仅4.5米,坑坑洼洼,还经常堵车。2020年初,浮山镇决定拓宽改造潘浮路。
“把大家请来就是听听大家对修这条路的意见,希望大家共同出力,让出点地支持村里建设。”村民议事会上,胡月明开门见山。村民施景旺站起来表态:“‘德业相劝,村兴门旺’,这是《浮渡民约》里写着的。村里修路,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我让出我家菜园子,修路时,我给施工队送茶水。”
你出一分地、我让一片菜园、他拆一个猪圈……涉及占地的村民一致决定,捐出的土地不要补偿,还投工投力共修潘浮路。当年年底,拓宽至8米的潘浮路顺利建成通车,连接起了浮山镇五个村,从浮山镇前往义津镇由原来的半小时车程缩短至八分钟。村外的人来了,村里的特产运出去了,前往浮山中学上学也是一路坦途。
胡月明说,正是这份《浮渡民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风文明,明显提升了基层治理成效。浮渡村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浮渡民约》基于浮山鲍氏、浮山章氏两大家族家训、家规,1984年由村民代表会议倡立,三十年间多次完善。《浮渡民约》2017年被民政部列为“全国100篇优秀村规民约”,2020年被评为省优秀村规民约。
在浮渡村的27个自然村,《浮渡民约》全部张贴在醒目位置,内容涉及环境卫生、孝老爱亲、婚丧嫁娶以及群众反映的问题如何协商处置等。“有了这个说话办事的标尺,村里的改变可不止一点点。”胡月明说。
最先改变的是村容村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将“堂室勤扫,村道顺畅;杂物有序,禽畜圈养”写入《浮渡民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投身美好家园建设。在村里,记者看到阡陌有序、稼穑井然、村净景美。
看得见的环境悄然发生变化,看不见的民风也正浸润群众心田。之前,浮渡村婚丧嫁娶、搬家乔迁等酒席繁多,村民对“人情账单”有苦难言。《浮渡民约》修订上墙后,该村将村规民约宣传列入常态化工作,发动村民自觉践行。
如今,铜陵市363个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结合各村风俗,修订符合各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同时,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对违反村规民约的现象坚决说“不”。
铜陵市文明办主任黄文进说,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提高了村民的公德意识,丰富了村落的文化内涵,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文明密码”。(记者 常河 通讯员 李莉)
(责编:梁秋坪、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