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6:25:09 来源: sp20241102
■ 视点
据报道,当前不少网约车订单收取总费用远超订单金额的30%,有的甚至被抽取近一半。而其根源,则是因为聚合平台的兴起,订单被“层层转卖”,导致实际抽成比例大幅增加。新业态产生了新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关注、研究解决。
在调查中,记者通过某聚合平台下单,系统显示订单被派发给某网约车平台的司机。单程共计11.77公里,用时35分钟,共支付车费40.2元,司机实收金额仅23元。也就是说,4成以上费用都被平台收取了。
与此同时,行业还广泛存在着所谓“阴阳账单”现象,即司机收入端跟乘客付款端显示不一致,司机不知道乘客实际花了多少钱,乘客也不知道司机实际收入是多少。当然,平台抽成多少,司乘双方也无从得知。而“层层转卖”现象,也让不少司机所接到的已是二手甚至三手订单。
当然,聚合平台做的就是出售流量的生意,从中抽取佣金也无可厚非;而且,从逻辑上讲,其流量抽成并不会必然导致网约车司机收入下降。但就怕某些网约车平台以此为借口实际提高抽成比例,侵害司机权益,躲避监管。
在此之前,交通运输部就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指导意见,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规范自主定价行为,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向社会公布。此后,网约车行业形成了“下调抽成比例幅度普遍在1~3个百分点”的隐形红线。
自2019年之后,我国网约车司机数量却在持续增长,供需两侧的变化,导致网约车行业越来越“卷”,一些司机只能靠更多熬时间来维持其基本收入。如果平台还要变着法子“雁过拔毛”,只能让司机更受伤,最终受损的则是消费者权益与行业发展。
要知道,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和司机之间是一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平时共生共存共荣,行业困难的时候则更需携手共渡难关。因此,监管方需要不断优化监管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守住各方利益平衡线,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信海光(媒体人)
来源:新京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