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广东探讨地方猪资源保护

发布时间:2024-11-16 20:38:47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网 广州10月20日电 (记者 蔡敏婕)第三届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论坛19日在广东佛山开幕,会期共3天。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广东分享地方猪养殖的先进模式和创新技术,推动地方猪产业的转型升级。

  地方猪种是国家重要的遗传资源。面对当前民众对优质猪肉产品逐渐旺盛的需求,用好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优势,提升猪肉产品品质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切口。

  “如何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丰富而又宝贵的遗传资源,是地方猪产业研究面临重要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奎表示,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猪产业更是畜牧业中的重中之重。

  良种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创新发展处处长厉建萌表示,重点是继续实施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通过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物育种重大项目等支持持续提升种畜禽生产性能水平;继续支持科研教学单位、生猪企业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种源,深入挖掘地方品种在肉质、风味、药用、文化等方面的优良特性,更好满足多元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加强国际生猪种业交流合作,不断展示和推广我国地方猪种的独特优势和品牌价值,提升我国生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次论坛共有16个相关主题报告分享,分析地方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地方猪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

  地方猪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科研院校、企业需通力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局长彭文君认为,生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组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猪产业团,整合全院相关团队优势力量,肩负推动生猪产业科技创新、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据悉,在畜禽育种方面,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构建了高效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其中,“广明2号”“华西牛”“蓝思猪配套系”等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唐中林团队自主培育的“鲸鹏1号”猪新品种选育已经进入第四代。(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