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实施后北京首启重污染预警 霾从何来

发布时间:2024-11-15 05:05:47 来源: sp20241115

  北京于10月30日12时至11月2日24时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这是10月25日北京发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以来启动的首次预警。

  此次预警通告:国一国二机动车、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车、本市号牌国四柴油货车等在10月31日0时至11月2日24时执行限行措施。市民出行注意防护。

  10月30日傍晚,北京市发布《关于应对空气重污染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明确了红色预警期间的机动车管控措施。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分析,本次污染成因主要是不利气象条件叠加移动源、工业等污染。

  新预案降低重污染预警启动门槛,空气改善拐点未出现

  新版《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以下简称“2023年修订版预案”)是在《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以下简称“2018年修订版预案”)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发布的。实际上,2018年修订版预案实施以来,北京鲜有发布红色预警。但2023年修订的新预案整体降低了预警启动门槛。

  其中,1天5级重度污染或两天4级中度污染即达到黄色预警启动标准;两天5级重度污染或3天4级中度污染达到橙色预警启动标准;3天5级重度污染且其中1天达到6级严重污染达到红色预警启动标准。相较2018年修订版预案,预警启动需要的污染持续时间均缩短了一天,污染浓度也有所降低。

  在北京之前,大连、临沂、天津等城市均已发布新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上海、哈尔滨等城市的新版预案也正在征求意见中。

  此次各城市密集修订的一个原因是,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是其中重要一项,其中明确,“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区、市)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调整重点区域预警启动标准”。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PM2.5污染,以秋冬季(10月-次年3月)为重点时段,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以重污染天气频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以及重污染天气防控工作相对薄弱的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为重点地区。攻坚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70%以上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上述重点地区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30%以上。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介绍2023年修订版预案背景时表示,10年来,北京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发生天数从2013年的58天降低至2022年的3天。但当前区域污染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在秋冬季低压、高湿、静稳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仍有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

  新预案突出精准、科学,对工业企业、施工工地开展绩效分级,实施差异化管控。新增了对单车污染排放较大的载货汽车管控措施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措施等。

  不利气象条件叠加移动源、工业等污染

  据统计,本轮污染过程中,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内共20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其中,北京市于10月30日12时至11月2日24时启动橙色预警,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等13个城市,河南省安阳、鹤壁等5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周口启动黄色预警。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解读本次区域污染成因时表示,区域工业企业、重型货车活动水平和秸秆火点数量环比上升,污染排放呈增加趋势。在工业源方面,10月下旬以来,区域工业用电量较10月上中旬增长约5%,其中水泥、砖瓦等行业用电量增幅更为明显,钢铁、焦化、石化等行业用电量基本持平。在移动源方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型货车交通流量处于秋冬季以来的高位,较10月上中旬偏高约14%。在面源方面,10月21-28日区域内累计发现火点325个,其中天津、河北、河南等地数量较多。

  此外,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象条件较不利,容易造成污染累积与转化。10月22日以来,区域内冷空气活动偏弱,地面气温、低层大气相对湿度较常年均偏高,易形成区域性污染。本次过程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南风、西南风为主,平均风速在2m/s以下;夜间至清晨时段,近地面和900百帕(约1000米高度)存在较强逆温,双重逆温结构下,垂直扩散条件极差。京津冀中南部相对湿度接近饱和,出现大雾天气。

  “区域内机动车、工业炉窑等排放是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秸秆焚烧等对局地PM2.5污染贡献突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指出,北京市受3条区域传输通道综合影响,叠加本地移动源排放的NOx及其二次转化,PM2.5浓度显著上升。

  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北京市此次过程中受到西南、东南、偏东3条主要传输通道影响,但29日上午本地贡献上升,至中午时已接近40%。北京市PM2.5组分特征显示,污染期间城区硝酸盐占比约为40%,高出边界站点,表明本地机动车、工程机械等排放的NOx及其二次转化,推高了市区PM2.5浓度。

  据预报,10月30日-11月1日,受偏南风叠加高相对湿度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持续中至重度污染;11月3日起,随着冷空气到来,污染过程结束。

  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