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3:10:15 来源: sp20241118
【理响中国·谱写中国经济发展新篇章】从新动能看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6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5.2%,完成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稳居世界第二位。枯燥晦涩的经济数字背后,是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巨轮坚持稳中求进,在世界经济的浩瀚大海中稳健前行,抵得住风高浪急的挑战,表现出“抗打”“抗击”的坚强韧性。
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动能足
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经济必须在爬坡过坎、波浪曲折中经历转变,形成持续的内生增长动力,锻造出强大韧性。中国经济的非凡韧性不仅体现在抗冲击方面,更表现在淬炼的重生能力方面,在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确保质的有效提升。
首先看规模和质量。经历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增长曲线呈现出从谷底向谷峰强劲复苏的态势,经济总量从2019年的99万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126万亿元以上。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疫情肆虐中的世界经济稳定与增长贡献甚伟。同时,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重组中国经济内核。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标志。
其次看需求和供给。从需求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攀升。投资的贡献虽有所减少,但支出流向和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投向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既发挥了投资逆周期调节功能,也实现了投资对宏观经济“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供给看,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正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领域转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蓬勃发展,绿色低碳投入不断增加,绿色产业强势崛起。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带动下,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最后看创新和转型。中国经济正经历新旧动力转换,在“旧”动力逐渐减弱的同时,“新”动力稳步提升。在先立后破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使传统产业在新产业、新技术发展牵引下经历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而新兴产业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促进整个产业体系从旧到新、从传统到现代、从夕阳到朝阳的转型升级。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超21万亿元,表明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以创新驱动发展逐步替代传统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发展的增长动能转换之路。
经济发展新动能从何而来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仍具备强大发展空间,滋养我国经济大树的养分依然充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国有14亿多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而超大规模市场意味着无限的潜力、丰富的场景。只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增添“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从容和“任性”。
发展新动能源自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迫切,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需求迭代出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需要即动力,问题即方向,中国坚持以科技创新的多元化、原创性、颠覆性优势破解传统人口、资本等要素规模报酬递减桎梏,充分挖潜传统要素功能、拓展传统要素边界并激活更多创新要素,使得中国经济在遭遇风浪时仍能从容应对。
发展新动能源自亿万经营主体汇聚的磅礴力量。无论人口规模还是人力资本存量,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千万小微企业,都是中国经济阔步向前的重要推动力。大和多不一定意味着强,但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无尽可能。无论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还是从1到100的集成创新,都离不开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庞大人力资本和丰富应用场景,本质上都是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的生动体现。
发展新动能源自新型工业化催生的创新动力。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言的,叠加了信息化、数字化、服务化、智能化以及更好利用人力资源等新要求。因此,新型工业化之“新”,根本在于所催生的创新动力。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以及高素质劳动力持续涌现,推动了生产组织方式、就业形态、商业模式等一系列变革,有助于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提供了战略支撑、筑起了“防护墙”。
发展新动能源自宏观政策形成的强大合力。我国坚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以市场的强磁力、政策的温暖力提振市场信心,在实实在在的好政策与优服务的支持下,我国民营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经济新动能后劲大、推力强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面临冲击时愈斗愈坚的“硬朗体质”,说明了中国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具备了“抗打”“抗击”的坚强韧性。“惟进取也,故日新。”新意味着蜕变、重生,中国经济只有“日日新”,才能在挑战中发现机会,在困境中找到突破,保持足够的毅力、定力和战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进程中,从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中国经济新动能后劲大、推力强,具体体现在“开”“人”“物”“新”四个方面,即在对外开放中找空间、在用好“人”中找红利、在新型工业化中找蓝海、在科技创新中找动量。
在对外开放中找空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对外开放,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近年来,西方兴起逆全球化思潮,我国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对外开放大旗,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国际科技、经济合作与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集聚优势生产要素、高效配置资源,不断提升统筹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能力,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
在用好“人”中找红利。中国发展的动力和目的都在“人”,只有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才能准确找出“韧”的密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所蕴藏的无限潜力都是中国经济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关键。虽然人口老龄化构成冲击,但基于庞大人口基数的海量人力资本是重大优势,每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是孕育创新的细胞。只要不断加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薄弱环节的投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挖掘丰沛的人才红利和知识红利,持续提高健康红利和挖掘老龄红利,就能在用好“人”中继续创造中国人口红利。
在新型工业化中找蓝海。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也是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竞争中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抓手。随着数字技术已深度应用于各类生产生活场景,数字化重塑了中国产业发展的内生逻辑,以“产业+”的形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形式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新型工业化开启的蓝海,不仅有助于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也能确保高质量供给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或前沿行列。
在科技创新中找动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经过多年探索,中国逐渐建立起政府“自上而下”和企业“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找到了创新的痛点、盲点,也点燃了创新的火花。一方面,发挥政府“自上而下”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着力弥补这些研究周期长、难度大、不确定性高等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发挥企业“自下而上”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原磊 张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