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制作,守护乡村味道(工匠绝活·乡村工匠③)

发布时间:2024-11-14 14:32:02 来源: sp20241114

  黄红缨(左)在制茶车间查看新茶品质。   瓮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宋俊鹏(左)在翻缸降温。   受访者供图

  吴少玉正在码放凝固好的糖条。   吴少敬摄(影像中国)

  分选揉捻,飘香的茶叶成为村民的增收产业;打平翻缸,用传统手工工艺酿制黄米醋;摇瓢凝浆,改良土法制糖工艺……在广袤大地,乡村工匠们用心制作特色美食,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乡村特色美食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今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联合认定了首批14个技能技艺门类273名乡村工匠名师。本期报道带您一同走近食品制作类乡村工匠名师,感受他们传承技艺、创新手法的生动故事。

  ——编  者  

  

  贵州瓮安县生态茶园负责人黄红缨——

  “茶园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

  本报记者  程  焕

  奔赴多个城市,带着自家茶叶参加各类展销会和推介会,全国乡村工匠名师、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红缨最近十分忙碌。刚回到位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的公司,8家省外旅行社的负责人又组团上门,黄红缨直接把大家带到了茶园,现场讲解茶园的情况。

  一垄垄茶树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间,层层叠叠,茶农们穿行在青绿之间,山头一派忙碌景象。“如今,我们建好了茶旅文化体验中心,游客除了来品茶和赏美景,还可以体验采茶、炒茶等乐趣……”黄红缨介绍。

  “随着老百姓越来越注重食品品质,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广阔。”2011年,黄红缨去了很多地方,行程超过12万公里,终于在瓮安县建中镇找到了种茶的理想之地——这里地处大山深处,土壤结构良好,适合发展有机茶种植。

  2012年10月,黄红缨带着团队来到贵州,一头扎进大山。他们搭建起活动板房,吃住在山里,平土地、筑梯田、建沟渠、栽茶苗……历经12年,建中镇果水村及周边村寨的40余座荒山,被开辟成一座座生态茶园,基地总面积超1.2万亩,也为当地群众带来2000个就业岗位。

  为了推动产业升级,黄红缨积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不断提升茶树栽培技术与产品质量,共获得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选育推广的绿茶新品种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她还组织开设农民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讲解茶叶种植技术和加工标准。

  走进制茶车间,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90后小伙尚广波和工友们正忙着制新茶。“茶园一年三季都有产出。”2016年,尚广波来到黄红缨的企业务工,通过系统培训学习,从打理茶园到加工茶叶,短短数年,他已基本掌握了种茶制茶的全部工序。黄红缨说,守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4000多元,和尚广波一样,“茶园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

  如今,茶园吸引了9家大中型茶企入驻建中镇,全镇茶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3.42万亩,建中镇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山西沁县黄米醋酿造技艺传承人宋俊鹏——

  “把酿醋技艺传承发扬好”

  本报记者  郑洋洋

  清晨,在山西长治市沁县惠而旺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阳光洒在厂房院内一排排整齐的醋缸上。

  步入醋酸发酵车间,温度颇高,站一会儿便会出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沁州黄米醋传承人、惠而旺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俊鹏双手握住铲子,在缸里翻动着固态颗粒状的醋醅,手法熟练而有力。随着一次次翻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醋酸味。

  一旁,28岁的学徒李君正把缸里的醋醅翻到另一个醋缸之中。这是为了降温而进行的“打平翻缸”操作,要持续15天时间。“宋师傅说,发酵环节最难掌握的就是温度的控制和时机。”以前种地为生的李君,已经跟着宋俊鹏学了5年酿醋,一个月有将近4000元的收入,“学会独门技艺,咱也是手艺人了!”

  宋俊鹏的爷爷曾是一名酿醋匠人,耳濡目染下,宋俊鹏从小就对酿醋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世纪90年代,宋俊鹏在太原市清徐县的一家醋厂当工人,进一步掌握了酿醋工艺的诀窍,后来便回乡开起了醋坊,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沁州黄小米是当地特色作物,可当时的市场销售并不稳定。有一次,宋俊鹏看到乡亲们攒下的陈米卖不出去,便有了一个想法:“小米不容易晒干,发酵后杂质少,能不能试着用小米来酿醋呢?”

  “一曲、二水、三工艺。”这是宋俊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对黄米醋酿造技艺的总结。“水取自沁县当地的天然泉水,工艺则是坚持用传统手工的老陈醋酿造工艺。”宋俊鹏说,唯独制曲,需要自己探索。

  经过长期探索,宋俊鹏逐渐总结出制曲的一些诀窍。“比如,在晾晒时,大曲温度不能过低,但也不能高于40摄氏度,因此必须每两小时就要察看,判断车间是否需要开窗通风或者增温。”宋俊鹏说。

  如今,在宋俊鹏的公司里,有20名脱贫户和残疾人。逢年过节,宋俊鹏还会向沁县各村的清洁工、脱贫户赠送黄米醋。

  “醋好吃,也因为用的是乡亲们种植的小米,我想把酿醋技艺传承发扬好,更好回馈乡亲们。”宋俊鹏说。

  

  海南儋州市土法制糖技艺传承人吴少玉——

  “为更多人送去幸福和甜蜜”

  本报记者  孙海天

  刚走进生产车间,记者便闻到一阵扑鼻香气。眼前,6名工人按顺序操作6口大锅,小火撇泡、大火熬煮、猛火蒸发、微火出糖,甘蔗水从液体煮成了固体,只等进一步定型、晒干、码好,便成了一块块糖条。

  这里是海南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的“海儋土糖”生产基地,学兰村村民羊壮年已经在土糖生产基地工作了6年。从前在地里种甘蔗、花生,收入勉强维持家庭生活,如今羊壮年在基地工作每个月工资近5000元,3年时间家里就盖起了楼房。“不仅学到了手艺,收入也不错!”羊壮年说,“这是一份很甜蜜的工作。”

  创造这份甜蜜事业的人是土法制糖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吴少玉。2013年,在上海创业的吴少玉回家过年,看到祖辈传下来的“吴氏糖寮”里制糖工具老旧、工人寥寥,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楚。“人老了,锅旧了,恐怕以后再也吃不到土法制成的糖咯。”父亲吴小健说。

  受到父亲话语的触动,吴少玉有了返乡传承手艺的想法。“土法制糖流程多、产量低、人力成本高。”吴少玉说,“传承好土糖制作技艺,要让土糖更好融入市场。”

  起初,吴少玉通过走访不少制糖作坊学艺,生产出了第一批土糖。然而,由于保存方法不当,发出的土糖六七成都出现了霉变。收到客户反馈后,吴少玉一边召回并销毁产品,一边带领技术人员改良土糖制作工艺。2015年,她升级了自家作坊,建起标准化生产车间。经过升级后的“海儋土糖”生产基地顺利拿到了海南传统工艺土糖行业第一张生产许可证,并达到了出口标准。

  “咕嘟嘟……”铁锅里,蔗糖水正不断翻滚冒泡。经过四五个小时的熬煮后,大部分水分已经蒸发,便到了香味最浓、起糖出锅的时候。“起糖早了没法凝固,晚了糖有苦味,这火候的掌握便是土法制糖的诀窍。”热气腾腾间,吴少玉不断搅动着锅内黏稠的蔗糖水,“除了掌握火候,还需要耐心。榨蔗、熬糖、分蜜、榨汁、开泡、赶水、摇瓢、凝浆、看糖等18道工序,每一道都必不可少。”吴少玉说。

  眼下,为了开拓土糖的市场,吴少玉还在进行更多的尝试。细分产品类型、推出新潮包装、组建直播团队……“希望通过努力,为更多人送去幸福和甜蜜。”吴少玉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3日 06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