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23丨总书记的民生之“问”

发布时间:2024-11-15 17:38:13 来源: sp20241115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百姓的衣食住行,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惦念在心。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从城市社区到乡村农舍,从新居客厅到田间果园,总书记走到老百姓的身边,拉家常、话民生。

吃得好不好、住得暖不暖……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小事”,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很细、很深。

“一问”食物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沧州考察时,走进田间。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小麦是种在盐碱地里。

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近年来,通过培育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改良生产栽培技术,盐碱地逐步变身“大粮仓”。

在田间,习近平总书记俯身捧起一束麦穗,向正在除草的农户杨东进询问种了几亩地、亩产多少、小麦长势如何。

杨东进告诉总书记,他家种了20多亩旱碱麦,去年净收入6000多元,今年气候不错,预计亩产能有四五百斤。

“祝你今年丰收!”总书记点头肯定。

△今年5月,河北沧州一处旱碱地麦田。

田埂边的长桌上,摆着不同品种的旱碱麦种子及挂面、面粉、全麦面包等。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问道:“旱碱麦做的面食口感有什么不一样?”

农技人员答道:“和普通小麦相比,旱碱麦加工的面食麦香味比较重,有嚼劲,挺受欢迎的。”

望着广袤的田野,习近平总书记思虑长远:“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守护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今年,黑龙江多地遭遇洪涝灾害。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走进农田察看水稻受灾情况。

看到本该饱满的稻穗,干瘪成空粒,总书记神色凝重,“都快灌浆了,水给泡了。”话语中尽是惋惜。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加快推进灾后重建,最大程度减少农业因灾损失,确保受灾群众安心安全。”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中国人每9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在黑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到一个概念——“大食物观”。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听取了广东省关于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汇报。

一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2030年广东预计年新增海鱼产品201万吨,按照等量蛋白质换算,相当于养猪3045万头或养鸭15.4亿只。

“广东现在养了多少猪?”总书记问。

“4000多万头。”

“相当于把养的猪翻了一番。”总书记点点头。

选育养殖池里,金鲳、海鲈、石斑等各类鱼种活蹦翻腾。习近平总书记踏上浮排,边走边看,赞叹眼前景象“真是翻江倒海”。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是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民以食为天,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除了吃粮食,吃陆地上的食物,还要靠海吃海。”

靠山唱山歌,靠海念海经。

总书记回忆道:“我在福建工作时,在山区干过,也在沿海干过。当时我就提出大食物观,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啊。”

在大食物观的视域下,“吃饭”不仅有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13908.2亿斤,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此外,全国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比如核桃、油茶、苹果等,年产量超过2亿吨;我国是草原大国,各大牧区地域广阔,盛产多种动物蛋白食品和畜产品;我国还有内陆2700万公顷的淡水养殖基地和近海4.73亿公顷的海水养殖空间,渔业资源丰富。

“二问”住房

住房问题是民生大事,关系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

今年8月,我国东北地区、河北等地遭遇洪涝灾害,对当地房屋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来到受灾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栋因灾损毁正在重建的房屋,向现场施工人员仔细询问房屋面积、布局、抗震级别等,还格外关心房屋的取暖方式:“东北天冷啊,冬天可不能挨冻!”“要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入住。”

村民杨春贵家房屋在洪灾中进水浸泡,屋内设施受损、间墙开裂,正在修缮。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杨春贵家中,看到房屋修缮即将完毕、生产生活都有安排,感到很欣慰。

如今,杨春贵的家已焕然一新,“家里新打的橱柜、衣柜,新砌的火炕,现在家里一切都是新装的,过冬一点都不愁。”

在和龙王庙村乡亲们聊起京津冀的灾情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那些地方我之后也会去看。”

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走进村民李盟在灾后修缮完毕的家。

站在窗明几净的客厅,总书记一张一张地翻看房屋受灾时的照片,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

水峪嘴村在洪灾中受损严重,如今已经修缮一新。

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

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外来人口占比高的上海市闵行区,考察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出租房社区,有一栋楼是宿舍型出租房源。其中一个四人间,租户都是附近物业公司的保安。他们说:“这里有公共的厨房、洗衣房、浴室,还有会客室,外面有羽毛球场、篮球场,蛮好、蛮好!”

“下一步你们有什么打算?”总书记亲切问道。

来自山东临沂的苏元宝说:“再发展一下,我就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在这里租个一居室。”来自安徽宿州的吴涛说:“我想考个证书,再找个女朋友,在这里安个家。”

“好啊!扎根,落户,发展。”总书记微笑着说,“你们也是上海的建设者、贡献者,所以上海也要关心你们。”

习近平总书记说,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居乐业,感到很高兴。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目前,上海已累计供应租赁住房用地222幅,总建筑面积近1900万平方米,可提供超过25万套租赁住房,其中大部分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正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体现。

今年4月1日是雄安新区6岁生日。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考察调研,走进居民李敬和的家中。李敬和原是容城县晾马台镇西李家营村人,2021年11月迁入新居。

一家人把习近平总书记迎入家中。140平方米的大房子宽敞明亮,家具家电崭新锃亮,墙上挂着大大的福字。

“你们现在这个房子条件真不错。”总书记边看边啧啧称赞。

“是啊!”李敬和的家人拿出一张全家福,“这是我们一大家子原来在老宅子的照片,现在的房子和原来的老家比强多了。”

总书记点点头:“新区回迁群众首先要安下来,安居才能乐业,安下来才能大发展。雄安新区大开发大发展,以后机会是很多的,一定要把回迁人员的安居和乐业衔接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三问”交通

在今年10月召开的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询问来自11个省市的负责同志,他们花了多长时间到南昌。昔日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漫长路途,如今耗时不过两三个小时。总书记说:“你们之间交通方便,说明这些年建设成绩显著。”

交通便捷与否,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乘高铁前往雄安新区,深入高铁站、社区、建设工地等,就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进行调研。

雄安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作为新区的交汇车站,这里未来将成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新枢纽。

在雄安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完善联通雄安站和雄安新区的交通“微细血管”,提升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的效率。

雄安城际站枢纽主要位于地下,与周边项目通过地下城市活动层互联互通;国贸中心则包含9个建筑单体,集轨道交通、航空服务、办公、商业、酒店等复合功能为一体。

在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说,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要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

交通不仅对城市而言非常重要,对于乡村振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今年以来,我国农村公路投资超4000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53万公里,解决1040个乡镇、10.5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难题,新增5万余个建制村通客车,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的“三通”目标全面实现。

日前,交通运输部提出了推进农村公路“新三通”的时间表,到2035年基本实现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

“四问”教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

淮安市新安小学的校长张大冬向总书记汇报了学校和师生的发展变化,“孩子们听说我要到北京参加两会,特别高兴。”

总书记高兴地回应道,“给孩子们问好啊!”他指出,基础教育,承担着非常光荣艰巨的历史任务。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三尺讲坛系国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今年5月,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校篮球场边驻足观看。篮球场上,学生们正在打篮球、跳绳,上体育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学校要把体育老师配齐配好,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看了学生农场。这里是学生开展农业种植活动的实践场所,阳光下、田垄上,一排排绿油油的菜苗生机勃勃。

看到正在劳动的孩子们,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一些城里的孩子接触农村、接触大自然少,不光“四体不勤”,而且“五谷不分”,对吃的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都不知道,更体会不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总书记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

△今年6月,育英学校小农场迎来丰收,同学们在采摘蔬菜。

走进科学教室,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同学们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都谈到了加强科学教育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如今,从科技馆推出各种特色活动,到学校开展科学课、科技节,再到线上线下进行的科普讲座,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种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教育越来越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也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

“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说的这番话,将孩子教育比作植树,意味深长。

从吃饭到住房,从出行到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问的都是民生“小事”,关注的却是百姓福祉。一个个关切的话题,聚焦民生冷暖;一次次互动交流,让民生答卷写满幸福感。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兴栋

撰稿丨战星岑

校对丨高少卓

(责编:王静、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