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上互学帮促 推动建设全面进步

发布时间:2024-11-09 14:52:09 来源: sp20241109

“营门遭遇‘不明身份人员’袭击,请求快速支援!”

秋意渐浓,第81集团军某旅“大王庄战斗模范连”执勤点位突发“特情”,该连应急分队火速赶往现场处置。

不承想,来者不善,狠招频出,应急分队官兵不敢大意,按照预案紧张应对。笔者定睛一看发现,这帮“不明身份人员”是武警承德支队某中队官兵。这一次,他们专门扮演“蓝军”给“大王庄战斗模范连”当“磨刀石”。

“通过他们设置的特情,我们完善了多项战备方案。”复盘会上,“大王庄战斗模范连”刘连长告诉笔者,连队应急处突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兄弟单位鼎力支持与配合。

一个是陆军的基层连队,一个是武警部队的基层中队,他们的关系为何如此密切?

原来,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大王庄战斗模范连”被派往某基地执行任务,平时只能依托基地训练场组织训练。而驻扎在基地附近的武警承德支队某中队也经常到这里训练。起初,两个单位互不干扰,各练各的。

一次体能训练,该连班长刘世龙组织大家跑步热身,不料被身后的武警官兵赶超,操场上顿时火药味十足。刘世龙原本计划带队慢跑10分钟,可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居然越跑越快、越跑越久。

类似的场景还发生在器械训练场。一天,该连上等兵吴文韬在拉单杠时与一名武警战友“遭遇”了。军人的好胜心一上来,谁也拦不住。为了不被对方看低,平时最多能拉15个的他,咬着牙硬是拉了18个,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

看着眼前的一幕,刘连长内心窃喜:“两个单位的战士谁也不服谁,既然大家经常在同一块场地训练,何不多切磋交流?”

刘连长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在动散条件下,自主抓建是关键,但长时间对标自身,官兵的工作训练标准容易下降,而利用现有条件与友邻单位开展良性竞争,有利于双方共同进步,甚至实现新的突破。连务会上,他的想法得到干部骨干一致认可。

刘连长与该中队取得联系,双方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在轻武器使用、军事体育等共同基础课目中开展联合组训和互为条件训练,实现优势共享、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在此过程中,随着两个单位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官兵之间也产生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该连下士李长春和该中队中士杨洪文是各自单位400米障碍课目的第一名。一次障碍训练,李长春快速冲向矮墙,两腿蹬地,轻松越过。一旁观看的杨洪文却当场指出,他在翻越矮墙前发力过猛,容易影响后续节奏。李长春虚心接受,并请杨洪文示范,效果确实不一样。李长春照此训练,一段时间过后,该课目成绩提升了5秒。而杨洪文也通过学习李长春传授的技巧,过低桩网的速度较以往更快了。

如今,在基地训练场上,经常可见两个单位合练的场景:精通地图使用课目的该连二级上士邢金彪,给武警的战友当起了教练员;该中队下士李鑫手枪射击功夫了得,把自己的射击诀窍向陆军的战友倾囊相授……

训练质效的提高,让两个单位尝到了甜头,他们在更多更广领域建立共建机制。

“我连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前身是鄂豫边区桐柏山红军游击队……”一个教育日,该连赵指导员邀请该中队官兵参观荣誉室,大家对“大王庄战斗模范连”的辉煌战绩和获得的荣誉心生敬佩。课堂上,中队骨干主动讲起自己建功岗位的励志故事,该连战士听了不禁竖起大拇指。

一次,该中队组织森林防火演练,该连依托自身实际,积极参与配合,与之建立联合应急机制,为今后执行类似任务积累了不少经验。

从训练场上互帮互促,到全面建设携手同行,如今,这两个单位共建日益深入,成果接连涌现。“没想到,一次偶然的相遇竟会结成如此缘分,双方相得益彰、互相成就。”刘连长感慨地说。(杨甲 刘佳奇 王利纲)

(责编:陈羽、黄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