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中国四学者日内瓦讲述:西藏新疆现代教育点亮人生

发布时间:2024-11-05 12:53:56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社 日内瓦3月15日电 (记者 德永健)当地时间14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5届会议期间,中国人权研究会在瑞士日内瓦举办主题边会,以中国西藏和新疆为例,就“现代化发展中的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展开研讨。多位与会学者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结合相关经历,讲述对中国西藏和新疆地区寄宿制教育的认识。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5届会议期间,中国人权研究会当地时间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现代化发展中的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以中国西藏和新疆为例”主题边会。 图为中国人权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琰文(图左)主持边会。  中新社 记者 德永健 摄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梁俊艳每年都会前往西藏各个地区进行田野调研。她表示,寄宿制在中国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方式,西藏一些高海拔地区的孩子前往拉萨寄宿就读,学校为他们提供非常好的条件,老师也很认真负责。“学生可以在很大的操场踢足球、做运动,食堂也非常干净,还有诸如传统藏族舞蹈、藏族乐器、藏文书法等文化兴趣小组。”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吐尔孙·艾拜也表示,寄宿制教育政策在中国各地均有施行,新疆地广人稀,很多学校都与学生家庭间有一段距离。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同时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新疆地区投入大量资金为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孩子提供学校住宿、饮食等帮助,充分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图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吐尔孙·艾拜(图中)在边会上发言。  中新社 记者 德永健 摄

  西北政法大学对外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乔巴生出生于新疆,小学、中学阶段均在新疆西北部边境小城博乐市度过。他在发言中指,自己的高中同学有不少来自农村和牧区,当时学校尚无寄宿条件,他们只能选择租房居住。近些年,新疆一些地方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了寄宿制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保障了他们的人身安全,减轻了家长的经济压力。

  “寄宿学生在每个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都可以选择回家,父母可随时到校看望子女,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接子女回家。同时,相关学校普遍开设少数民族语文、民族舞蹈等传统文化课程,提供少数民族传统食品,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穿戴民族服饰。”乔巴生说。

图为边会会场。  中新社 记者 德永健 摄

  对于国际上少数歪曲中国寄宿制学校的论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贾春阳认为,这些指控实属荒谬。“实地调研和匿名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非常满意。真实的一手资料证明,西藏的寄宿学校办得很好、与西藏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应。”

  贾春阳指,中国政府为保障西藏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权付出巨大努力,推动了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有统计的1959年前,西藏文盲、半文盲率高达95%以上,如今,截至2022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89.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07%,这些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图为会议纪念品中国折扇,上写“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中新社 记者 德永健 摄

  对于新疆地区的教育发展,吐尔孙·艾拜直言,“我们正处于新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国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供免费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充分保障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受教育权,为少数民族群众能享有更好的生活作出了不懈努力。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在中国,现代教育点亮了无数少数民族学子改变个人命运的梦想。”乔巴生说。(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