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1:24:25 来源: sp20241105
尺素金声丨一条民资控股高铁线,为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提速
7月30日,中国又一条民资参与投资运营的高铁项目——杭温高铁启动试运行,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与之比邻,中国第一条民资控股高铁,杭台高铁已开通运营满两周年,客流节节攀升,今年一季度运送旅客超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1%。
从杭台高铁的诞生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中国政府破除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持续努力。
2016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杭绍台高铁(杭台高铁旧名)列为首批社会资本投资示范项目。此次改革,试图构建一套完整制度体系,对民资入铁项目后续运营、盈利、退出等机制做出明确安排。
首先,明确了民资的控股权。正如时任杭绍台铁路筹建协调小组组长焦旭祥表示,控股地位打消了民企“只能出钱、不能决策”的顾虑,吸引更多民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也丰富了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
最终,杭台高铁作为一项优质资产,由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所有。公司控股股东为复星集团牵头的浙商民营联合体,占股51%;国铁集团占比15%,浙江省政府占比13.6%,绍兴和台州市政府合计占比20.4%。
其次,探索制定投资回报机制,让民资“进得来、能赚钱、能退出”。
根据协议,杭台高铁合作期限34年,其中建设期4年,运营期30年。运营期内,杭台高铁可以通过“线路使用费”等获得部分客票收入。统计数据显示,杭台高铁日均发送旅客量已由开通初期的0.89万人次增至2.14万人次,单日最高达4.6万人次。2023年客流量达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0%。客流稳增,带来收入稳升。
与此同时,杭台高铁还设计了收益保底方案。作为基础交通设施,高铁可以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杭台高铁运营两年来,对绍兴和台州沿线旅游业的贡献率约为4%,对沿线地区新增就业人口的贡献率约为3%,对GDP贡献率约为2%。因此,在杭台高铁30年内运营期内,省、市两级政府将按照协议约定对项目运营进行可行性缺口补贴。
一条杭台高铁,有效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也为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了新模式。这之后,民资入铁有了更多案例。以杭温高铁为例,其一期项目义乌至温州段,依旧采用民资控股模式,民营资本方百盛联合集团占股51%。
不只是高铁。在核电领域,中国同样已经迈开向社会资本开放的步伐:今年6月1日,三澳核电站联网一阶段工程顺利竣工投运。这是中国首个允许民资参股的核电项目,创造了核电企业混改的新模式。
近年来,中国政府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市场环境更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截至2023年底,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其中民营企业超过5300万户,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2.3倍和3.9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市场机会。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特别是提出“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未来,随着改革措施的细化落地、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壁垒的进一步打破,民企参与重大项目的意愿、能力和水平还将继续提升。(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