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20:37:38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杭州6月8日电(郭其钰)一座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历史古桥,由于非机动车频繁往返致使多根望柱及桥栏板被长期磨损。在今年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古桥边召开了一场户外检察听证会,寻求古桥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和双赢。
检察听证会在古桥边召开。上城检察 供图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中河南段的南星桥历史悠久,其始建于北宋时期,一千多年来一直为附近居民提供通行便利。南星桥长约14米,宽约5米,式样为单孔石拱桥,与桥南的“南星古泉”一起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不久前,上城区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交的线索称,部分居民推行非机动车在南星桥频繁往返,并在推行过程中通过桥栏板内侧狭窄的斜坡借力,致使车辆长期磨损桥体两边的荷花望柱及桥栏板。
对此上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现场勘察取证发现,居民推行电动自行车甚至三轮车过桥的情况确有发生,致使多根荷花望柱下方已有较为明显的横向磨损痕迹。
“南星桥桥栏由4块抱鼓石、16根荷花望柱、10块浮雕桥栏板构成,桥面为台阶结构,并未设计专供车辆通行的坡道,理论上仅能满足步行需求。”该案承办检察官张旭补充说。
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南星桥。上城检察 供图由于南星桥连通多条主干道,又系铁路沿线,居民通行需求较大,检察机关邀请职能部门、文物修缮公司及行业专家,群策群力南星桥的修缮保护及后续治理问题。
听证会上,多数意见认为应当在充分保障周边居民通行需求的基础上,对桥体做尽可能不改变原有风貌的修缮改造。特别是南星桥台阶部分已历经数次更换,台阶上旧存老砖少之又少,可以考虑在桥体中间加装斜坡以便于非机动车通行。
中国古迹遗产保护协会会员张国雄从文物保护角度建议,古桥修缮需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针对已严重破损的荷花望柱、桥栏板等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力争“修旧如旧”的文物修缮效果。
南星桥不仅蕴含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也承载着归人过客的纷纷足履。为避免古桥成为“孤”桥,南星桥修复方案最终不局限于做“标本式”处理,而是充分利用古桥的固有建筑功能,使其融入现代生活中,在可行限度之内实现文物保护和现实需求有机统一。
据了解,后续上城区检察院将以公开方式进行成果验收,履行检察机关文物保护公益诉讼职责。(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