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品读|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

发布时间:2024-11-19 03:57:21 来源: sp202411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九一八,是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它就像矗立在历史长河中的警钟,时刻发出“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警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我们要“端起历史望远镜”。“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

  望远镜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而历史的望远镜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回望过去,捕捉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深层规律和因素,进而获得更深刻的思考。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历史在这里沉思:700多名侵略者何以打得北大营7000多名官兵丢盔弃甲?貌似固若金汤的沈阳城何以一夜陷落?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何以仅用四个多月就占领了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三倍多的中国东北地区?

  93年过去了,中华大地上早已硝烟散尽,但我们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回望这一天,仍要不断深思。

  历史忠实记录了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

  习近平总书记说:“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当下遇到的问题,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知晓未来我们怎样不再重蹈覆辙,才能继续走向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近代以后中国落后挨打、受人欺辱的历史教训刻骨铭心。一个民族只有自强,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和借鉴,奋力带领中国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促发展,就是为了让国家更强大,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书写。在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中国人民有骨气、有信心、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只有时刻保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风险洞若观火、对发展趋势心知肚明,我们才能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提炼出克敌制胜、攻坚克难的法宝。

  循道而行,方能致远。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王卓婕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孟利铮 宋春燕 闫田田 梁雅琴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