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20:37:35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网 5月8日电 5月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详情如下:
一、强化资源整合,频道频率精简精办扎实推进
2023年全国广播节目制作时间759.24万小时,同比下降3.61%;播出时间1615.98万小时,同比增长0.8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260.01万小时,同比下降3.97%;播出时间2001.63万小时,同比下降0.10%。
新闻资讯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38.26万小时,同比下降3.13%;播出时间321.33万小时,同比增长0.86%。新闻资讯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97.77万小时,同比下降3.81%;播出时间283.80万小时,同比下降2.31%。以核心宣传为引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精心策划“总书记的足迹”、“思想之光”等报道,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工作。
专题服务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211.64万小时,同比下降2.38%;播出时间341.90万小时,同比增长2.08%。专题服务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69.67万小时,与去年基本持平;播出时间285.11万小时,同比增长2.89%。推出《思想耀征程》《中国智慧中国行》《千万工程》《总书记的回信》等一系列重点节目和作品,打造“思想力量”节目带,用“小切口”解析“大主题”,使党的创新理论直抵人心。
广播公益广告节目播出时间61.23万小时,同比增长3.92%,占广播广告节目播出时间的45.08%。电视公益广告节目播出时间122.01万小时,同比增长7.49%,占电视广告节目播出时间的56.27%。《鼓舞中华》《历史的声音》《中国道路》等公益广告广受社会好评,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对农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41.70万小时,同比下降0.96%;播出时间431.39万小时,同比下降2.90%。对农电视节目制作时间64.79万小时,同比下降3.61%;播出时间390.58万小时,同比下降7.79%。《三农长短说》《新时代农机手》《超级农人秀》《“村BA”乡村篮球全国挑战赛》等“三农”题材节目,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二、加强规划引导,节目创作生产持续繁荣
2023年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剧156部、4632集,全国电视剧播出21万部。影视剧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6.74万小时,同比增长11.40%;播出时间882.47万小时,同比增长0.40%。《问苍茫》《鲲鹏击浪》《大道薪火》《欢迎来到麦乐村》等重大题材作品厚重真挚,《狂飙》《三体》《繁花》等精品力作热播荧屏,获得收视口碑双丰收。
全国制作电视纪录片7.31万小时,播出时间90.67万小时,同比增长14.28%。推出了《中国(第三季)》《文脉春秋》《于青山绿水间》等文化类作品,用优秀纪录片讴歌人民、记录时代。
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动画片345部、9.38万分钟,制作时间同比增长5.27%;电视动画片播出时间47.28万小时,同比增长1.61%。少儿广播节目播出时间27.06万小时,同比下降2.49%;少儿电视节目播出时间63.65万小时,同比下降1.06%。《敦煌的故事》《大山里的“梦之队”》《家有灶君》等优质动画片广受欢迎,国产动画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综艺益智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77.64万小时,同比下降6.06%,播出时间350.46万小时,同比下降2.23%;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21.07万小时,同比下降14.25%,播出时间97.89万小时,同比下降6.09%。广播剧类节目制作时间19.42万小时,同比下降3.57%,播出时间97.25万小时,同比下降2.19%。《国风浩荡2023元宵奇妙游》《黄河文化大会》《戏宇宙》《声生不息·宝岛季》等节目掀起了观看热潮,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获得上线备案号重点网络电影329部、网络剧199部、网络动画片507部、网络微短剧557部。年度新增互联网视频节目11291.87万小时,互联网音频节目7968.55万小时,短视频54746.26万小时。网民人均每天观看互联网视听节目(含短视频)约3小时。网络视听节目题材日趋多元,《漫长的季节》《中国奇谭》《逃出大英博物馆》《奋进新征程·2023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等多类型精品持续涌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坚持创新引领,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3年底,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9%,分别比2022年提高了0.06和0.04个百分点。乡村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9%,乡村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2%,分别比2022年提高了0.10和0.07个百分点。
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治理全面实现第一阶段“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提升消费透明度”的治理目标,大屏用户实现回流,有力促进了行业发展。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2亿户,其中,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实际用户1.00亿户;直播卫星用户1.52亿户。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约4亿户,互联网电视(OTT)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户。广电5G用户超过2300万户。
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7.32亿户,互联网音频年度付费用户1.82亿户,短视频上传用户超过7.5亿户。
全国共开办地级及以上高清电视频道1105个,4K超高清电视频道8个,8K超高清电视频道2个,省级台频道全部实现高清化。全年新闻资讯类、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高清超高清制作比例分别达到80.41%和73.66%,比2022年分别提高了11.94和12.80个百分点。有线电视高清、超高清用户1.09亿户,其中,超高清用户0.42亿户,比2022年增加了527万户。电视高清化超高清化加快。
全国已建成省、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995个,主动发布终端352万个。全年播发紧急信息207万次,在地震、汛期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及时开展灾害预警、救灾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统筹传统和新兴业务,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截至2023年底,全国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的机构超过5万家,其中,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等播出机构2521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约4.1万家,持证及备案的网络视听机构2989家。
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总收入14126.08亿元,同比增长13.74%。其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实际创收收入12212.08亿元,同比增长14.47%;财政补助收入998.54亿元;其他收入915.46亿元,同比增长28.30%。按主体分,传统广播电视机构总收入6330.63亿元,同比增长10.44%,迈向多元化发展,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业务、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集团客户业务等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网络视听服务机构总收入7795.45亿元,同比增长16.57%,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一半。
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下降,新媒体广告收入增长。全国广告收入3435.36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广播广告收入67.31亿元,同比下降8.70%;电视广告收入516.35亿元,同比下降6.67%;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通过互联网取得的新媒体广告收入2698.34亿元,同比增长12.09%;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通过楼宇广告、户外广告、报刊杂志广告等取得的其他广告收入153.36亿元。
广播电视机构融合发展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平台分成收入174.71亿元,同比增长2.90%;互联网电视(OTT)集成服务业务收入96.56亿元,同比增长10.80%。
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收入降幅收窄。有线电视网络收入712.06亿元,同比下降1.04%。其中,收视维护费、付费数字电视、落地费等传统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收入412.97亿元,同比下降8.58%;有线电视网络增值业务、集团客户、广电5G等新业务收入299.09亿元,同比增长11.68%。
网络视听相关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网络视听收入5642.81亿元,同比增长27.67%。其中,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1360.29亿元,同比增长12.48%;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其他收入4282.52亿元,同比增长33.39%。
节目制作、播控相关收入增长,节目制作相关服务收入323.40亿元,同比增长27.92%;付费数字电视内容与播控收入28.79亿元,同比增长38.04%;传统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318.64亿元,同比下降3.64%;电视购物频道收入50.43亿元,同比下降38.19%;技术服务、游戏、主题乐园及衍生产品等其他创收收入1429.31亿元,同比增长14.90%。
五、着力发展视听产业园区,打造区域视听产业集群
入驻基地(园区)的广电视听企业收入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纳入统计范围的28个国家级广电视听产业基地(园区)规划建筑面积总计3.91亿平方米,入驻广电视听企业10680家,新增企业738家,实际投资额579.84亿元,吸纳就业超过21万人,营业收入1658.30亿元,应缴税金88.40亿元。
视听产业基地(园区)辐射带动效应显著。除广电视听企业外,产业基地(园区)吸引其他相关企业入驻7220家,就业人数超过13万人,带动实际投资额663.89亿元,营业收入3216.17亿元,应缴税金291.99亿元。产业基地(园区)在实现资源整合利用、推进产业贯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行业整合聚合作出示范。
六、强化人才支撑,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截至2023年底,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从业人员105.91万人,同比增长1.11%。其中,女职工45.69万人,占比43.14%。从岗位上看,管理人员16.97万人,经营人员13.72万人,专业技术人员47.97万人,其他人员27.2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45.29%。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7.59万人,本科及大专学历人员85.13万人,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13.20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7.55%。从年龄上看,35岁及以下人员44.20万人,36岁至50岁人员46.28万人,51岁及以上人员15.43万人;35岁及以下人员占比41.73%。 【编辑:于晓】